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课堂实录 >> 一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实录)就《要下雨了》一课,谈怎样落实教学环节

(实录)就《要下雨了》一课,谈怎样落实教学环节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2日  字体:

  

>就《要下雨了》一课,谈怎样落实教学环节
 
作者:刘丹  
一、背景

课堂是教学的主场所,在继承发展、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回顾反思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的问题,

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通过课堂教学更深层面的实质问题,唤起教师研究探索的热情,使教师在与文

本的研究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对课堂教学实效本质的再认识,提升教学水

平和教学能力。通过课堂教学的落实,也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有所得、有所获,为学生和谐、全面

、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新课程标准强调“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这就告诉我们,要关注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关注学生真正

的语文素养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受益。

二、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我区一直在进行朗读策略的课题研究。听课过程中,我发现,整个课堂上教师都在力图体

现以读为主线,贯穿始终。可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应该只停留在读的层面上,还应力图体现在指

导朗读的过程中,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训练。在短短的四

十分钟里最大限度的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真正使他们的思维活动起来,使他们参与

课堂活动的态度和程度达到最大化。这就要求教师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扎扎实实的学风引领学生走进

文本,与文本对话。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方法,落实训练点,实现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总

量的最大化。

三、具体操作过程

《要下雨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了天气很闷,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可是小白兔不知道一会就要下雨了,于是小燕子和小鱼她们都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的消息,小白兔

半信半疑往家走,途中,遇到了蚂蚁,蚂蚁也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的消息。小白兔这回真的相信了,

拔腿往家跑。就在快要到家的时候,雨真得下起来了。这是一篇描写要下雨了,动物们都有什么反应

的科学常识课文。通过小白兔遇到的三个小动物下雨前的不同反应告诉给学生要下雨了的时候,可以

根据动物们不同的活动进行判断。

 这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力争做到“训练点扎实、课堂朴实、情感真实”。虽然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但课堂上的训练点也应该是丰富的、多样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高年级的学习打

好基础。

(一)、采取两种策略指导朗读——不同符号和换词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新课标》中还指出:要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在课堂上,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

和空间里得以锻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如:读对比句的策略,师生接着读的策略,表演

读的策略等等都能有效的指导学生朗读。针对《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在教学小白兔和燕子之间的对

话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小白兔是先遇见谁的?那他们之间说什么了?快读读2、3自然段。读完以后请你再用     画出小

白兔说的话,用——画出小燕子说的话。

生:自己读2—3段,用     画出小白兔说的话,用——画出小燕子说的话。

师:谁画完了,愿意来展示一下呀?

生:举手

师:请你读读你画的句子。他画得对吗?

生:对。

师:你画得又准确又干净,有没画对的吗?

生:1人

师:你怎么没画对呀?

生:我没画完。

师:你们都画对了,那刚才大家读书一定都很认真。好了,谁再来读读小白兔说的话?

生:读小白兔说的话。

师:小白兔,你现在站在山坡上,那么空旷,你刚才那样和燕子说话,它能听得见吗?你们再好好看

看书,小白兔是怎么说的?

生:再找一个同学读。

师:小燕子还是没听清,他都从你头上飞走了

生:再找学生读。

师:这回燕子一定能听清了。孩子们,看,这是什么标点?(问好反红)是呀,小白兔不明白为什么

,它在问燕子呢,又该怎么读呢?

生:学生读出了问的语气。

师:燕子是怎么回答的?

生: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上粘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师: 小燕子,那你为什么非要现在捉虫子呢?一会儿再捉不行吗?

生:不行,现在虫子飞不高,能捉到很多虫子。

师:那谁能读清楚燕子正忙着干什么呢?

生:指名读

师:下雨前,小燕子 正 捉虫子呢。(强调正字)这个意思谁能读清楚?(老师范读,谁能读得更清

楚)

生:读出正在捉虫子。

师:哦,原来是这样呀。能和老师一起来合作读一读吗?刘老师来读小白兔说的话,你们都来读燕子

说的话。    

在这段教学的处理上,我先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它们都说什么了”,学生通过亲手画一画句子

,找准对话的内容,为指导读出语气做好准备。我在指导学生读句子时,根据课文的内容,巧妙的运

用了两次评价语言。“小白兔,你现在站在山坡上,那么空旷,你刚才那样和燕子说话,它能听得见

吗?”“小燕子还是没听清,它都从你头上飞走了。” 运用启发性评价来引导学生正确读句子。 接

着,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标点,引导学生读出问号的语气。“孩子们,看,这是什么标点?(问好反

红)“是呀,小白兔不明白为什么,它在问燕子呢,又该怎么读呢?”问号的反红又再一次的引导学

生读出问的语气。最后,引导学生读出句子的两层意思。一层是燕子忙着做什么?二层是正忙着捉。

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领悟到两层意思,从而有语气的读出课文的内容。

此外,在教学本课第7自然段时,我采用“换词”的方法,但不改变句子的意思这种指导朗读的策略来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师:小白兔信了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学生读第一句。

师: 哦,小白兔信了,于是连忙跑了。“连忙”什么意思呀?你能给“连忙”换个词吗?放到句子里

读读。

生:马上

生:立刻

生:赶快

师:就是你们说的这个意思,那快再读读这句话吧,把这句话的意思读清楚。

运用给“连忙”换词的策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小白兔此时着急的心情,指导

学生读出了自己的体会。同时,学生也练习了近义词,巩固了词语的积累。

通过这两种指导朗读策略的实施,学生将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读的又准确又有语气,同时读出了小

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时的着急的心情。课堂上,对于各种读法的教学,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在读中

品析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咬文嚼字,精细化地感受词语的内涵,让每个词语乃至标点都与学生的精神

沟联。只有当精神活动更多的伴随着读的过程,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才更深更广。

(二)、课堂落实课后练习题,进行语言训练。

课后练习题往往被老师安排在讲完课文才进行的练习。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我将课后练习安排在

课中讲解。一篇课文小到字词标点,大到立意构思可以说都是能讲的。课堂四十分钟,教师不能面面

俱到,滴水不漏。更何况,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在有效的时间里指导学生理解课后练习

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还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在执教《要下雨了》一课时,我不仅重在朗读地指导上,而且还有梯度地进行着语言训练,在课中就

完成了课后的练习题。

师:要下雨了,这些动物正干什么呢?你会用这个句子说说吗?课件出示:要下雨了。    正     

呢!”

生:要下雨了,蜻蜓正捉虫子呢!

师:你说的真棒,这些蜻蜓一定特别喜欢你。

生:要下雨了,青蛙正唱歌呢!

师:这只小青蛙一定是个歌唱家。

生:要下雨了,蛇正忙着搬家呢!

师:这条大蛇也很聪明。

生:要下雨了,蚯蚓正松土呢!

师:多勤劳的蚯蚓呀!

师:这个句子不仅能说这些,还能说其它的呢!先看看书上课后的“读读说说”,自己读读。那你能

照着样子说说吗?书上的句子:“    正      呢!”。

生:我正写作业呢!

师:你真爱学习。

生:我正帮妈妈洗衣服呢!

师:你多勤劳啊!

等等

在这段阅读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指导学生读好“    正      呢!”这样的句子,为后面的说话训练

做好铺垫;课文讲完后,又结合知识的扩展,练习用“要下雨了。    正      呢!”,说一说蜻蜓

、蚯蚓、青蛙和蛇在下雨前的特殊反应;最后才是延伸到课后练习题,练习用“    正      呢!”

说一说其它的句子,完成课后习题。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不仅能说出:要下雨了。小动物们正在做

什么的句子,而且还能说出人物此时正做什么呢的句子。老师有梯度的设计,从潜入深,从课外到课

内,不仅能帮助学生读好课文,还能发散思维,练习语言,运用知识的扩展,培养语文素养。而且,

帮助学生分清是“    正      呢!”,不是“    正在      呢!”,也很重要,为高年级的扩句

缩句打好基础。

(三)、师生课堂互动表演,再现文本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课堂表演是融语言内涵的体会、语言情感的感悟、语言表达的训练于一体的课堂活动

,它对于活化语言内容、趣话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颇有裨益的。课堂表演是一种方

法,学生模仿、再现文本的情景,其根本目的在于活化阅读内容,动化阅读过程,趣化阅读形式,让

学生在充满情趣、充满想象、充满情感的活动中,获得语言情景的深切感受,得到语言情感的深刻感

悟,从而让他们得到情感的熏陶、语言的发展。

在执教《要下雨了》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能初步了解“燕子低飞”和“鱼游出水面”与下雨的关系

,我采取了师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表演,共同融入情境,自然而然地学生在角色体验中了解、体

会,再现文本内容,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语言得到发展。

师:瞧这条小鱼多关心小白兔呀,让它赶快回家,怕它淋着雨。多有意思呀,能加上动作来演一演吗

?同桌试试吧,看谁演得最像?

生:练习表演

师:哪组能来展示一下?

生:一组表演

师:小鱼,下雨之前你正干什么呢?那该怎么演呢?孩子们,现在你们都是小鱼,自己快试试,该怎

么演呀?

生:学生扮演小鱼练习表演

师:小鱼们,小白兔来了,这条小鱼,我刚才看见你使劲抬着头,探出水面来,为什么呀?

生:要下雨了,水里太闷了。

师:这条小鱼,我刚才看见你不仅使劲探出水面,嘴还一张一张的,又是为什么呢?

生:我张着嘴呼吸新鲜空气呢。      

课堂表演是形象还原的重要形势,通过“表演”使景活现、物活化,使语言文字变成活的画面。学生

在表演中,将鱼儿抬头露出水面,张开嘴巴进行呼吸,学生们体验到鱼游出水面的原因,是因为水里

太闷了,缺少足够的氧气。可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

的有效手段。从最开始的用两种策略指导学生朗读,到课中进行语言训练,最后到师生课堂表演,这

些环节是螺旋上升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

不仅仅是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其整体的语文素养。从教育心理的角度可以将教育目标

分成三大类,即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而课堂表演恰恰能兼顾三者,具有很强的综合

性。

(四)、复习巩固,夯实写字教学。

在小学阶段,第一、二学段的写字任务最重,也最关键。在低年级的写字教学中,学生自主、生动、

愉快、有效的写字。《新课标》中指出:1、2年级教学重点是写字和识字,每节课都需要安排写字。

而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

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执教《要下雨了》一课的两个生字“吗和吧”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好了,孩子们,今天我们还没有学写字呢。今天呀,我们还要学习两个口字旁的字,快自己读读

这两个字。

生:学生读“吗”和“吧”

师:你注意到这两个字该读成轻声,真棒。我们怎么记住他们呀?

生:口加马就是吗。

生:口加巴就是吧。

师:你们用的是加一加的方法。你还有其他的记字方法吗?

生:妈妈的妈把女字旁去掉,换成口字旁,就是吗。

生:爸爸的爸把父字头去掉,加上口子旁,就是吧。

师:你们用的是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能分别用它们说一句话吗?

生:你好吗?

师:你看他还说了一句问句呢。

生:你饿吗?

师:我是有点饿了。

生:你写完作业了吧!

师: 我早就写完了。我们来回忆一下,口字旁的字该怎么写漂亮呢?

生:都是左窄右宽、左小右大、口的位置高一点,写得小一点。

师:现在刘老师要写这个“吗”,你有哪一笔需要提醒我注意的吗?

生:竖折折钩一笔写成。

师:范写。边写边说写字小儿歌。------口小写在横线上,马字头小身体大,竖折折钩一笔成,你们

都来试试吧。

课堂上,留给学生书写的时间,当发现学生哪一笔写得好时,提出表扬,当发现写字错误或不足时,

通过比较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写字不光要把字写漂亮,学生写字的姿势和执笔都要重视。可以通过

写字前的唱儿歌,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坐姿、执笔姿势后,开始写字。低年级学生由于心理品质的不

完善,往往对事物不能作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整体上的全面把握,因而他们在写字时,常常是看一笔写

一笔,把一个字拆得七零八落,结果写出来的字往往是只有笔画上的形似而缺乏整个字的结构上的规

范美。因此教师在指导写字中要始终要求学生把每一个字作为一个很美的整体来看与练,不仅要看清

楚每一笔的形态变化,还要看清笔画与笔画之间是如何组合的,整个字在形体上有什么特点,从而学

会整体观察,一气呵成。不但培养了学生们认真观察的心理品质,还养成了边看边想的好习惯,真正

夯实了写字教学。

四、启发

课堂是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关注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关注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的发展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受益,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作为教师,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发展程度等,真真正正的为学生服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

也有不同的受益,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和程度达到了最优化,便达成了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

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统一。

 

参考文献:

 周一贯:《课堂表演——阅读教学的全身心感受》 ,小学语文网http://www.pep.com.cn。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yinianji_509_12492.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